【供稿 陈香姑】2025年4月8日,一场针对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培训在D502教室成功举办。此次培训以“从‘不对劲’到‘ 我懂你’”为主题,旨在提升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识别与应对常见心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由会计与金融学院的心理专员陈香姑老师主持,她首先强调了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在校园心理健康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如同班级的“心理小卫士”,能够深入学生内部, 及时发现并关注同学的心理变化。通过分级监测和干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体系共同构成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维度关注和全方位支持。

培训过程中,陈老师详细讲解了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的角色定位,包括观察者、倾听者、桥梁等多重身份,并明确了工作原则,即保密原则及其例外情况。她强调,在保护同学隐私的同时,面对严重心理问题时,必须迅速报告给老师或专业机构,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干预。

随后,陈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深入剖析了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识别方法。她指出,学业压力、人际困扰、情绪波动是三类典型的“心理感冒”,并教授了使用“表现+生理+ 行为”三维度分析法来识别这些心理问题。同时,她还介绍了警示性心理信号的三个级别:绿灯信号、黄灯信号和红灯信号,帮助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更好地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
在应对策略方面,陈老师重点讲解了有效倾听、正确回应和及时报告三大技能。她通过3F反馈法、共情式回应、赋能式回应 和资源链接式回应等技巧,帮助大家提升倾听和支持他人的能力。同时,她还强调了及时报告的重要性,并列出了需要上报的黄色信号和立即干预的红色信号,以及相应的判断口诀。

最后,陈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即将到来的心理健康节活动,通过组织心理主题班会和特色心理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构建和谐校园心理环境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不仅增强了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也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心理小卫士”的作用,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